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明镜高悬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jìnggāoxuán

明镜高悬

拼音míng jìng gāo xuá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íng jìng gāo xuán ㄇㄧㄥˊ ㄐㄧㄥˋ ㄍㄠ ㄒㄨㄢˊ

    明镜高悬(明鏡高懸) 

    《西京杂记》卷三:“ 高祖 初入 咸阳宫 ,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捫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臟,歷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有女子邪心,则胆张心动。 秦始皇 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后多以“明镜高悬”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平无私。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清 沉起凤 《谐铎·讼师说讼》:“况南面折狱者,明镜高悬有几人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伊答曰:‘ 干王 明镜高悬,真伪立见。’”

基本含义

  • 比喻对自己的行为、言语等非常警惕,像高高悬挂的明镜一样,时刻保持清醒和明晰。

详细解释

  • 明镜高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要像高高悬挂的明镜一样,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不容许自己有丝毫的疏忽和错误。它是用来形容人们在言行举止上要慎重,不能有任何疏忽和错误。

使用场景

  • 明镜高悬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场合,比如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错误;在学习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不能有任何的偷懒和马虎。

故事起源

  •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君子之过与?”孔子回答说:“君子过如梭,不丝毫停滞。”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过失就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快速而连续,不会有丝毫的停滞。后来,人们将这句话改为“君子之过如梭,不可见一丝”,意思是君子的过失就像梭子一样快速而连续,不容许有丝毫的疏忽和错误。而后来的成语“明镜高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明镜高悬,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错误。2. 学习要像明镜高悬一样,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高高悬挂的明镜,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和清醒,不容许有任何的疏忽和错误。

延伸学习

  • 你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比如“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等,它们都是用来形容人们在行为、言语等方面要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时刻明镜高悬,不让自己有丝毫的疏忽和错误。2. 初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像明镜高悬一样,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3. 高中生:面对人生的选择,我们要时刻明镜高悬,不能有任何的偷懒和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