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节调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diào

节调

拼音jié diào

注音ㄐㄧㄝ ˊ ㄉ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节拍和音调。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鲁迅 《书信集·致窦隐夫》:“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
    调节,调养。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书》之十一:“暑雨不常,官事疲勩,摄卫为难,惟加意节调,以时休息为佳也。” 明 张居正 《召见纪事》:“病后加飧,诚为可喜,但元气初復,亦宜节调,过多恐伤脾胃。”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得体、节制适度。

详细解释

  • 节调指言辞得当,措辞得体,不过分或过火。形容人的言辞有分寸,不轻率冒失,也不过于拘束。

使用场景

  • 节调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行为得体,不失礼貌或失态。可以用来夸奖别人的谦逊、有礼貌的举止,也可以用来批评别人的过激言辞或行为不得体。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唐代宰相魏征。当时,魏征被派去拜访一个有权势的人,他特意穿着朴素,不戴任何华丽的装饰品,言谈举止也非常谦和有礼。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戴华丽、炫耀自己的身份,他回答说:“节调有时比华丽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品质。”从此,人们开始使用“节调”这个成语来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得体。

成语结构

  • 节调是一个名词词组,由“节”和“调”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节”表示节制、适度,“调”表示言辞、语调。

例句

  • 1. 他说话总是很有节调,让人感觉非常舒服。2. 她的举止得体、言辞得当,真是一个有节调的女孩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节调”这个成语:1. 将“节调”两个字拆分开,分别记忆。例如,“节”可以联想到节制、适度,而“调”可以联想到言辞、语调。2. 制作记忆卡片,将“节调”的发音、基本含义、例句等写在卡片上,反复阅读和复习。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节调”相关的成语,例如“言之有序”、“举止得体”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有节调的同学一起玩,他们不会说脏话。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有节调,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喧哗。3. 高中生:我觉得一个人的节调比外貌更重要,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希望这个关于“节调”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节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