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五鬼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ǐ

五鬼

拼音wǔ guǐ

注音ㄨˇ ㄍㄨ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种穷鬼。 唐 韩愈 《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怀》诗:“岂无一经传,政坐五鬼嗤。” 金 刘涛 《小雪》诗:“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诗工五鬼穷。”参见“ 五穷 ”。
    (2).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宋齐丘 待 陈觉 素厚, 唐 主以 觉 为有才遂委任之。 冯延巳 、 延鲁 、 魏岑 虽 齐 邸旧僚,皆依附 觉 ,与 休寧 查文徽 更相汲引,侵蠹政事, 唐 人谓 觉 等为‘五鬼’。”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 程颐 、 欧阳棐 、 毕仲游 、 杨国寳 、 孙朴 ,交结执政子弟,搢绅之间号五鬼。”《宋史·王钦若传》:“ 钦若 与 丁谓 、 林特 、 陈彭年 、 刘承珪 ,时谓之‘五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两五鬼》:“ 后蜀 鹿虔扆 、 欧阳烱 、 韩琮 、 毛文锡 、 阎选 ,亦号五鬼。”
    (3).星命家所称的恶煞之一。取象于二十八宿中鬼宿的第五星。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九宫天符醮词》:“臣本宫震卦,五鬼所临,运气飞旗,仍当此月,恐为灾厄。”

基本含义

  • 指人心思不定、忧虑烦恼的状态。

详细解释

  • 五鬼成语源自佛教,佛教称人的心有五鬼,分别是贪、嗔、痴、慢、疑。贪指贪婪欲望,嗔指愤怒和怨恨,痴指愚昧无知,慢指骄傲自大,疑指怀疑和猜疑。当人的心思不定、忧虑烦恼时,就形容为五鬼附身,难以安宁。

使用场景

  • 五鬼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内心焦虑、困扰不安的状态,可以用于形容工作压力大、生活琐事繁多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思虑过多、疑心重的心理状态。

故事起源

  • 五鬼的故事起源于佛教典籍,佛教认为贪、嗔、痴、慢、疑是人心中的五种烦恼,阻碍人们修行和达到内心的安宁。因此,五鬼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内心不安定的状态。

成语结构

  • 五鬼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总是五鬼上身,一直无法安心。2. 她生活中的琐事太多了,每天都五鬼纠缠,很难静下心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五鬼成语。可以想象五个鬼魅的形象围绕在一个人的心头,使他心思不定、忧虑烦恼。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中关于五鬼的教义,了解如何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摆脱五鬼的束缚。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考试前总是五鬼上身,紧张得连答案都记不住了。初中生:最近我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五鬼纠缠,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高中生:面临大学升学压力,我感觉五鬼附身,无法平静下来思考未来。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压力让我五鬼上身,每天都焦虑不安。

拆字解意

五鬼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