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牌
拼音mǎ pái
注音ㄇㄚˇ ㄆ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官员因公远行,支用驿站车马的凭证。《金瓶梅词话》第五五回:“次日把二十扛行李先打发出门。又发了一张通行的马牌,仰经过驛递。” 明 王世贞 《凤洲杂编》卷五:“司礼监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人等出门马牌等事。”
(2).指管马的兵役。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录摄》:“駙马爷马牌到。” 清 刘嗣绾 《官马过》诗:“驱马不前使马鞭,马不能言马牌哭。”《儒林外史》第二一回:“看见庵门外拴着五六匹马,马上都有行李。马牌子跟着。”《歧路灯》第十一回:“我今日还要上 杞县 , 杞县 程老爷 请,説今日马牌子要来。”
基本含义
- 指马蹄铁,比喻标志或象征。
详细解释
- 马牌是指马蹄铁,它是用于保护马蹄的铁制品。成语中的马牌比喻某种标志或象征,常用于描述具有特定意义或价值的事物。
使用场景
- 马牌常用于形容标志性的事物或象征性的符号。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国旗、一家公司的商标、一个团队的队徽等等。
故事起源
- 马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马车时代。在古代,马车上的马蹄铁上常常刻有主人的名字或家族的标志,以显示归属。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牌逐渐成为标志或象征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马牌”组成。
例句
- 1. 这个品牌的马牌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2. 这个学校的校徽是一枚金色的马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可以想象一张马蹄铁上刻着一个标志或象征,以帮助记忆马牌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马车文化,了解马牌在古代的使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画了一张红色的马牌,代表我喜欢红色。2.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校徽上有一枚马牌,上面有一只飞马。3. 中学生:这个品牌的马牌是全球知名的奢侈品标志。4. 大学生:他的作品获得了马牌奖,成为了行业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