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隅团在词典中的解释
tuán

隅团

拼音yú tuán

注音ㄧㄩˊ ㄊ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宋 代的地方武装。用以地方自卫。 宋 文天祥 《与赣州属县宰书》:“隅团定则保伍周,保伍周则盗贼弭。”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独立而孤立。

详细解释

  • 隅团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隅意为角落,团意为一团。隅团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独立而孤立,与周围环境脱离联系。

使用场景

  • 隅团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群体中独立行动,不与他人合作或交往。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物体或事物在某个环境中孤立存在,没有得到合适的配合或支持。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只乌鸦在树上筑巢,但它却不与其他鸟类一同筑巢,而是在树的角落里独自筑巢,因此被称为“隅团”。这个故事引申出了隅团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

  • 隅团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隅团地生活在这个城市,从不与他人交流。2. 这个小村庄被高山环绕,形成了一个隅团的地方。

记忆技巧

  • 将隅团与乌鸦在树上筑巢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乌鸦独自在树的角落里筑巢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隅团相关的成语,如“隔靴搔痒”、“孤芳自赏”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在学校里总是隅团地玩耍,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初中生:他从小就是个隅团的人,不喜欢参加团体活动。高中生:这个学生在班级里是个隅团的存在,很少和其他同学交流。大学生:她在大学里过着隅团的生活,几乎没有朋友。

拆字解意

隅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