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假吏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

假吏

拼音jiǎ lì

注音ㄐㄧㄚ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假吏 jiǎlì
    [acting magistrate] 临时代理职务的官吏
    假吏常惠。——《汉书·李广苏建传》

详细解释

  • 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仪礼·士冠礼》“有司如主人服” 汉 郑玄 注:“有司,羣吏有事者,谓主人之吏所自辟除府史以下也,今时卒吏及假吏是也。”《汉书·苏武传》:“ 武 与副中郎将 张胜 及假吏 常惠 等及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颜师古 注:“假吏,犹言兼吏也,时权为使之吏,若今之差人充使典矣。”《太平广记》卷二五六《苏芸》:“ 岭 表多假吏,而里巷目为使君,而贫窶徒行者甚众。”

基本含义

  • 指装扮成官吏或冒充官吏的人。

详细解释

  • 假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由“假”和“吏”组成。其中,“假”表示伪装、冒充,而“吏”指的是官吏、官员。因此,假吏的基本含义是指装扮成官吏或冒充官吏的人。

使用场景

  • 假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冒充官员或伪装成官员的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利用虚假身份谋取私利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似权威的人,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能力和职责。

故事起源

  • 假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齐国有一位名叫吕不韦的人,他为了获得官位和权力,冒充官吏进入了齐国的宫廷。吕不韦利用自己的伪装身份,获得了权势和地位,但最终被揭穿并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假吏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假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假”表示伪装、冒充,而“吏”指的是官吏、官员。

例句

  • 1. 他打扮成官员的样子,真是个假吏。2. 这个人自称是高级官员,但实际上只是个假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假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官服,但却戴着假面具,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表达假吏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更多与官员、权力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官官相为”等。2.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制和官员的职责,以便更好地理解假吏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玩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假装自己是老师,就像一个小假吏。2. 初中生:有些同学为了逃避责任,会假装生病,这就是一种假吏的行为。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获得利益,会伪装成官员,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假吏行为。

拆字解意

假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