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节
拼音gōng jié
注音ㄍㄨㄙ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恭敬有礼。《吕氏春秋·审应》:“使人战者,严駔也;意者恭节而人犹战,任不在贵者矣。”
基本含义
- 恭敬而庄重地庆祝节日,表示对节日的重视和尊敬。
详细解释
- 恭节指的是以恭敬的态度和庄重的仪式庆祝节日。这个成语强调了对节日的尊重和重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使用场景
- 恭节常用于描述人们庆祝重要节日时的态度和行为。例如,我们可以说“他们恭节地庆祝了春节”,表示他们以庄重而恭敬的方式庆祝了春节。
故事起源
- 恭节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祖孙恭节传》中,故事讲述了晋代一位名叫祖孙的人,他在祭祀祖先时表现出了恭敬和庄重的态度,后来被用来形容庆祝节日时的仪式和态度。
成语结构
- 恭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们恭节地庆祝了国庆节。2. 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上,人们恭节地祭拜龙舟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恭节这个成语:1. 将恭节的发音和基本含义记下来,并多次重复朗读。2. 将成语与庆祝节日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人们以恭敬和庄重的态度庆祝节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庆祝节日相关的成语,如“庆典”、“喜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恭节地庆祝了儿童节,举行了各种有趣的活动。2. 初中生: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上,我们恭节地包粽子,祭拜屈原。3. 高中生:大家恭节地庆祝了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共度团圆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