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名实相副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shíxiāng

名实相副

拼音míng shí xiāng f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íng shí xiàng fù ㄇㄧㄥˊ ㄕㄧˊ ㄒㄧㄤˋ ㄈㄨˋ

    名实相副(名實相副) 

    亦作“ 名实相符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汉 路粹 《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 文举 盛叹 鸿豫 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 郑玄 ,又明《司马法》。”《魏书·于忠传》:“朕嘉卿忠款,今改卿名 忠 ,既表贞固之诚,亦所以名实相副也。” 清 陆应穀 《<植物名实图考>叙》:“夫天下名实相副者尠矣,或名同而实异,或实是而名非。”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科学兴而界説严;凡夫名词字义,远因于古训,近创于己见者,此必使名实相符,而后立言可免于紕繆。”

基本含义

  • 指说话或行动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言不行,言行一致。

详细解释

  • 名实相副是一个用来形容说话或行动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成语。它强调了一个人的言行应该一致,言出必行,行动与承诺相符。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一致、诚实可靠的品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一致,诚实可靠,也可以用来要求他人言行一致,不言而喻。在工作场所、家庭和社交场合中,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名实相副,就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故事起源

  • 《汉书·王恂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恂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非常注重言行一致的原则。他在任职期间,言出必行,从不说一套做一套。因此,人们常常用他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一致,称之为“名实相副”。

成语结构

  • 名实相副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名”和“实”都是名词,表示言论和实际情况;“相”是动词,表示相符;“副”是副词,表示一致。

例句

  • 1. 他说话一向名实相副,从不说空话。2. 做人要言行一致,要做到名实相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名实相副”拆分为“名实相”和“副”,其中“名实相”表示言行一致,而“副”表示副词,表示一致。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一个诚实可靠的人物或者一个实际的场景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实、信任相关的成语,例如“守信用”、“言而有信”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与言行一致相关的道德故事和寓言,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做一个言行一致的好孩子,要做到名实相副。初中生:老师讲的话都是名实相副的,我们应该相信他。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言行一致,做到名实相副,起到榜样的作用。

拆字解意

名实相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