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命
拼音bài mìng
注音ㄅㄞˋ ㄇ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拜谢厚命。命,吊问之辞。《左传·庄公十一年》:“秋, 宋 大水。公使弔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杜预 注:“谢辱厚命。”
(2).受命。多指拜官任职。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 朔,拜命宣皇猷。”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伏审拜命宸章,作藩侯閫。”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故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基本含义
- 表示对命运或上级的安排无条件接受和顺从。
详细解释
- 拜命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拜字表示向上级或神明表示敬意,命字表示命令或命运。拜命的基本含义是无条件接受上级或命运的安排,并且顺从命令。
使用场景
- 拜命常常用于形容接受命令或安排的态度,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挑战或不如意的情况下。例如,当面对困境时,我们可以说“我只能拜命了”,表示接受现实并顺从命运的安排。
故事起源
- 拜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季孙的故事。季孙曾经担任鲁国的宰相,但因为他的一些政策不受人民的欢迎,被国君解除了职务。季孙在离任前向国君说:“我没有能力改变人民的意见,只能拜命了。”这个故事成为了拜命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拜命由两个字组成,拜和命。
例句
- 1. 面对困难,我们只能拜命了。2. 尽管他不愿意,但他还是拜命执行了上级的命令。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拜字和命字进行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命运的安排时,向上天拜谢并接受命运的安排。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顺从、接受命令相关的成语,如“唯命是从”、“言听计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作业,我们只能拜命了。2. 初中生:考试成绩出来了,爸爸说我没考好,只能拜命了。3. 高中生: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只能拜命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