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台
拼音záo tái
注音ㄗㄠˊ ㄊ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台名。台址在今 山西 太原 之南 榆次 西。《战国策·秦策四》:“ 智氏 信 韩 魏 从而伐 赵 ,攻 晋阳 之城,胜有日矣, 韩 魏 反之,杀 智伯瑶 於 凿臺 之上。” 高诱 注:“ 晋阳 下臺名。凿地作渠,以灌 晋阳 城,因聚土为臺而止其上,故曰 凿臺 也。” 宋 司马光 《送李揆之序》:“昔 智伯 一会而辱二主一臣,以成 凿臺 之祸。”
基本含义
- 指用巧妙的策略或手段,打破对方的计划或谋划。
详细解释
- 凿台的含义是指用巧妙的策略或手段,打破对方的计划或谋划。它常用来形容对敌人的计划或阴谋进行破坏,使其无法得逞。
使用场景
- 凿台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形容在竞争中通过巧妙的手段击败对手,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政治或商业中破坏对手的计划。此外,凿台也可以用来形容在人际关系中通过巧妙的手段打破对方的谋划,保护自己的利益。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韩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国有个人名叫苏代的智者,他曾经在秦国任职。当时,秦国的国君想要攻打韩国,于是派遣使者向韩国国君献上了一匹美丽的马。苏代看出了秦国的阴谋,他告诉韩国国君说:“秦国国君送来的这匹马是为了凿台的。”韩国国君接受了苏代的建议,没有接受秦国的礼物,从而避免了秦国的攻击。从此以后,凿台这个成语就传播开来。
成语结构
- 凿台的结构是“凿”和“台”两个字。
例句
- 1. 他用一些巧妙的手段凿台了对手的计划。2. 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凿台那些企图伤害我们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凿台”与“打破对方计划”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用凿子砸碎对方的台子,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策略和智慧相关的成语,如“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聪明的办法凿台了同学们的捉弄。2. 初中生:我们要学会运用智慧凿台那些欺负我们的人。3. 高中生:在竞争中,只有具备足够的智慧和策略才能凿台对手的计划。4. 大学生:只有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凿台对手的阴谋。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需要学会运用巧妙的手段凿台那些企图对我们不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