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鸠閲在词典中的解释
jiūyàn

鸠閲

拼音jiū yàn

注音

繁体鳩閲

基本解释

  • 搜集并省察。《魏书·儒林传·孙惠蔚》:“ 魏 晋 之世,尤重典坟,收亡集逸,九流咸备。观其鳩閲史篇,访购经论,纸竹所载,略尽无遗。”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看法或态度不一致,意见不合,无法达成一致。

详细解释

  • 鸠閲的“鸠”是指鸠鸽,也就是鸽子;“閲”指观察、审视。鸠閲原指观察鸽子的目光不一致,后来引申为观点不一致,意见不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个问题上持不同的观点,导致无法达成共识。

使用场景

  • 鸠閲常用于描述讨论、辩论、协商等场合中,当各方意见不一致,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故事起源

  • 鸠閲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十九年》。昭公问左右的臣子:“鸠欲与雉斗,其志无竞乎?”臣子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位臣子说:“鸠鸽之志,不可得而闻也。”另一位臣子则说:“鸠鸽之志,君所见之。”这个故事中的臣子们对于鸠鸽的志向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引申出鸠閲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搭配。

例句

  • 1.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鸠閲,无法达成一致。2. 会议上,与会人员对于这个提案的看法鸠閲,无法做出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鸠”想象为两只鸽子,它们的目光不一致,形成了鸠閲的情景。可以通过想象两只鸽子对视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意见不一致相关的成语,如“众口纷纭”、“意见分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关于明天的活动的意见鸠閲,老师决定再商量一下。2. 初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对于学校午餐的改革意见鸠閲,大家热烈讨论了很久。3. 高中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方案鸠閲,最终决定再进行修改和完善。4. 大学生:在学生会会议上,同学们对于新建图书馆的位置意见鸠閲,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拆字解意

鸠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