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山节
拼音huàn shān jié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石棉藏族自称“木尼洛”,主要分布在以松林河为界的猛总、木耳、俄足、足富、移基塔、改池、共和等山寨村落。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生活的是山,他们与之奋斗力图改造利用的是山,对他们生存威胁最大的是山。因此在木尼洛的各种自然崇拜中,最突出,最隆重的莫过于对山神的崇拜,世代相传,因袭成习,演化成一年一度的唤山节。
详细解释
来历
唤山节是石棉藏族除各月年节之外的唯一传统节日。一般以村寨为单位,有时也与其它村寨联合起来举行。由当地不脱产的祭司——贡白主持。大体可分为寨祭和家祭两个阶段。
寨祭
寨祭即为全寨举行的请神敬神仪式,此仪式从农历冬月十三开始,在祭祀主持下,在本寨最古老的房楼设置临时敬神祭坛,锅庄上方张挂唐卡,点燃木香,案前供奉一座用糌粑,荞麦面捏塑的假山,作为山神的象征,称“布极”。晚上,贡白熏烟净身,吹号击鼓开始念经。贡白虽有手抄藏经但只作贡品陈列,而其诵念的是祖辈口耳相授的传统口诵经,主要为全寨解秽驱邪,禳灾求福。第二天,贡白继续诵经,诵经时,群众既不围观,也不礼拜,各家分头准备祭山贡品。到第三天,即十五日清晨,贡白请出大型布画佛像——“董白”,放炮三响,众人抬到寨后空地张挂,案前供山神,并献祭糌粑,牛羊牺牲和猎刀;又是三声炮响,从寨内奔出一个脸上涂满红黑颜色的 “厉鬼”,惊荒逃窜,祭司则手持利剑边舞边追,直到神案跟前,贡白一剑劈下,“厉鬼”萎缩案下,寓意鬼怪已从案内驱走,被降服,全寨即可清吉平安,群众雀跃响应,齐呼“哦撮”,祭司复至案前诵念祭山经,颂扬山神威德,追忆其创业艰辛,并逐一请喜马拉雅,惹尔母(贡嘎山);麦撒母(大雪山),九虎山(伦吉母),直到猛总,木耳所在地的克得由览山,石尔母山等周围五十四座大小山神,前来领受献给他们的供奉,请求山神对一年来人们在山下开荒种地,取石伐木,狩猎放牧等冒犯行为予以宽恕,感谢山神曾经给予的恩惠,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群众抚胸默念,用心祈祷。随后贡白用供神糌粑不断撤向群众,大家也相互撒抹,分享山神恩赐,互祝吉祥。献祭的牛羊,各家分领回去,再祭祖先。
家祭
家祭是唤山节进行的第二个内容。这时由各家各户选择吉日,延请贡白,分别祭山。吉日清晨,家长回村背回人畜尚未动过的清水,专门用来伴合敬神糌粑,搓成小圆团,分三种:一曰各都勒,用以敬天神;一曰准曲勒,用以敬山神;一曰伦且,用以敬鬼王。在木尼洛心目中,鬼王都且八且专施灾害。摔岩,水溺,病痛都是它在作祟 ,使人厌恶,也使人生畏,不敢得罪,只好尊敬,讨乞于宽恕。各姓家族都有一处固定的祭山灵台称创都勒,设在寨后山梁某棵大树下或大石旁,用石块垒成一米高的平台,设有灵物或偶像。祭山时,人人熏烟除秽,砍来箭竹枝,青(桐)枝和带刺荆条,铺于台前,由贡白念经,呼唤各路山神。宰杀一只全白公鸡,将鸡血滴撒在周围石块上、树上,拔下鸡毛蘸血贴在各色纸幡上。取出鸡心鸡肝,砍下头脚,与糌粑和在一起,放在木香上烧烤,以敬山神。贡白边念祈祷经文,边将糌粑团向上抛撒以飨天神,山神;向下撤以敬鬼王。将鸡劈开,一半带回家敬祖先,一半就在山上烧烤,大家一起分食。再将纸幡挂在竹树枝上,分成三捆:一捆插在祭台附近;一捆插在半山三岔路口的大石旁,这是全家各姓民众共同的保护神,也是全寨祭山的祭台,称尚克勒;剩下的一捆作为山神赏赐的象征,安插在住房西头房顶上,可保全家吉祥平安。
影响
山是藏族民众居住区域的最显著特征,山与他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强烈的功利主人观念驱使着一代又一代藏族先民去祈山,敬山,浓烈的宗教仪式,宏大的祭祀场面,年复一年地进行着,慢慢地演化为祭山,祈山,唤山的节日,并且将朴野,原始的宗教,习俗信仰熔铸在节日文化之中,为研究藏族山神信仰,山神神话提供了宝贵的民族学,民俗学资料。
基本含义
- 唤山节是指通过祭祀山神、唤起山灵的节日。它象征着人们对山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详细解释
- 唤山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人们相信山神是山的守护者,能够保佑人们的农作物丰收,保护村民免受灾害。因此,每年的某个特定日子,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以唤起山灵的力量,祈求山神的庇佑和保护。
使用场景
- 唤山节通常在山区的农村地区庆祝,人们会在山上举行祭祀仪式、舞蹈表演和民俗活动。这个节日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的一种方式。
故事起源
- 唤山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人们相信山神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够保护他们的村庄和农田。为了感谢山神的恩赐,人们定期举行祭祀仪式,以唤起山灵的力量,祈求山神的保佑。
成语结构
- 唤山节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唤”表示唤起、召唤,“山”表示山神、山灵,“节”表示节日、庆典。
例句
- 1. 每年的唤山节,我们都会去山上举行祭祀仪式。2. 唤山节是我们村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唤山节”这个成语:1. 将“唤山节”这三个字拆分开来记忆,分别记忆其中的含义,如“唤”表示唤起,“山”表示山神,“节”表示节日。2.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农耕文化和山区的传统活动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参与唤山节的庆祝活动,以此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唤山节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观看纪录片或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唤山节上给山神献上了水果和鲜花。2. 初中生:唤山节是我们村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3. 高中生:唤山节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