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犀
拼音méi xī
注音ㄇㄟˊ ㄒㄧ
繁体
基本解释
梅花的瓣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张珙 殊无 潘 沉 才,輒把梅犀玷污。” 凌景埏 校注:“梅犀玷污,隐喻男女欢合。梅犀,梅花的瓣子。”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坚贞不屈。
详细解释
- 梅犀是由“梅”和“犀”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梅,是一种寒梅,花开在寒冷的冬季,代表坚强和不屈的精神。犀,是指犀牛,犀牛象征着坚固和高贵。梅犀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坚贞不屈,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赞美那些坚持自己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影响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真理、正义和道德的不屈精神。
故事起源
- 梅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东周列国志·齐策传》中,记载了齐国策士田单拒绝齐武王封王的故事。当时,齐武王封王之后,田单拒绝接受封赏,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意为了权力和地位而背离自己的信念。他用“梅犀不改其青”来形容自己,表达了他坚贞不屈的精神。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梅犀的气质,坚持自己的原则。2. 她是一个梅犀的女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梅花和犀牛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记忆。想象一个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坚强地开放,而旁边有一只高贵而坚固的犀牛,代表坚贞不屈的精神。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田单的故事和他在齐国的贡献,深入了解梅犀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梅犀的人,坚持每天早起学习。2. 初中生:她像梅犀一样,不受同学的嘲笑影响,坚持学习音乐。3. 高中生:他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梅犀的品质,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