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镌行在词典中的解释
juānxíng

镌行

拼音juān xíng

注音ㄐㄨㄢ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刻板印行。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詰戎践墨》、《谈兵事》, 竹居王孙 为之鐫行,世尚有传者。”

基本含义

  • 指铭刻在牌匾、碑石等上面的文字,形容功绩卓著、垂名青史。

详细解释

  • 镌行原指在碑石上刻写文字,后来引申为垂名青史、留下卓著的事迹。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的功绩、名声等被永久地记录下来,留存后世。

使用场景

  • 镌行常用于形容人的功绩、事迹等被永久留存的情况。可以用于表扬有卓越贡献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事件、成就等被广泛传颂。

故事起源

  • 《史记·卷二十四·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项羽在走向败亡之际,曾对刘邦说:“我所做的事情,将来会被人们铭记在心,镌刻在牌匾上。”由此,形成了“镌行”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动词“镌”表示刻写,名词“行”表示功绩、名声。

例句

  • 1. 他的贡献将被永远镌行在历史的长廊上。2.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镌行在学术界,影响深远。3. 他的善举将被人们镌行于心,流传后世。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镌刻功行”,形象化地表示人的功绩、善行被刻写在牌匾上。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碑刻文化,了解古代碑刻的制作工艺、内容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幼儿园学生:老师说,如果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就能留下自己的镌行。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留下自己的镌行。中学生:这位作家的作品被广泛传播,成为文学界的镌行。大学生:我们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留下自己的镌行,回报社会。

拆字解意

镌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