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黥首在词典中的解释
qíngshǒu

黥首

拼音qíng shǒu

注音ㄑㄧㄥˊ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刑法。于额上刺字。《后汉书·朱穆传》:“臣愿黥首繫趾,代 穆 校作。” 李贤 注:“黥首,谓凿额涅墨也。”《后汉书·蔡邕传》:“及 卓 被诛……即收付廷尉治罪, 邕 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2).古风俗。于额上刺字或图纹。《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翦髮黥首,文身裸袒之国,靡不奔走贡献,懽忻来附。” 李周翰 注:“黥首,雕额也。”

基本含义

  • 用火烧毁或割去犯人的脸部皮肤,作为刑罚之一,也用来比喻对人严厉惩罚。

详细解释

  • 黥首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酷刑,指用火烧毁或割去犯人的脸部皮肤,让其面目全非。这种刑罚极其残酷,常用于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在现代汉语中,黥首常用来比喻对人严厉惩罚或严肃警告,使其受到深刻教训。

使用场景

  • 黥首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犯罪分子或违法者进行严厉惩罚,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进行严厉批评或警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黥首来形容某人因犯错误而受到严厉惩罚,或者形容某人因犯错误而受到严厉批评。

故事起源

  • 黥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黥首是一种常见的酷刑,用来对付犯罪分子。这种刑罚被视为极其残忍和严厉的惩罚方式,用以警示其他人不敢犯罪。因此,黥首成为了一个比喻严厉惩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黥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黥”是动词,表示用火烧毁或割去;第二个字“首”是名词,表示脸部。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对犯人的脸部进行严厉的惩罚。

例句

  • 1. 他因为犯下严重的罪行,最终被黥首处死。2. 这个公司的贪官受到了黥首的惩罚。3. 这场事故的责任人将被黥首,以警示其他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黥首”这个成语与其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脸被火烧毁或割去,非常痛苦和残忍的场景。通过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了解其他类似的酷刑,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零食,被老师黥首了。初中生:这个小偷应该被黥首,以警示其他人。高中生:他因为犯下严重的罪行,最终被黥首处死。

拆字解意

黥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