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顿弊在词典中的解释
dùn

顿弊

拼音dùn bì

注音ㄉㄨㄣˋ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顿弊 dùnbì
    [exhausted and corrupt] 困顿弊败;败坏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宋· 苏轼《教战守策》

详细解释

  • (1).犹疲顿。《魏书·高昌传》:“或云昔 汉武 遣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困者因往焉。”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大王亲总三军,远临边境,寒暑骤移,不无顿弊?”
    (2).废败;损坏。《国语·周语中》“君之武震,无乃玩而顿乎”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举非义兵,诛罚失当,故君之武威将见慢黷顿弊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会 关中 久雨,粮运阻絶,士卒疲於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及军中咸以为忧。” 宋 苏轼 《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乐。”

基本含义

  • 指暂时停止或中断某种活动,以便整顿并恢复活力。

详细解释

  • 顿弊是由动词“顿”和名词“弊”组成的成语。顿,表示停止、中断;弊,表示衰退、损失。顿弊指的是暂时停止某种活动,以便整顿并恢复活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活动或事物在经历一段低迷期之后,通过停止或中断来重新调整,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的目的。

使用场景

  • 顿弊常用于描述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活动。比如,一个企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亏损之后,可以通过顿弊来重新调整经营策略,恢复盈利能力;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顿弊来放松一下,重新调整学习状态。

故事起源

  • 顿弊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准书》。故事中,曹操在统一北方后,为了调整国家经济,减轻百姓负担,决定实行“平准”政策。他下令停止征收重税,整顿财政,以恢复国家的经济活力。这个故事中的“平准”即为顿弊的意思。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适时顿弊,重新调整工作流程。2. 学习压力太大了,我需要顿弊一下,放松一下心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顿弊”与“暂停整顿”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停下来,休息片刻,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顿弊相关的成语,如顾名思义、暂缓行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考得不好,需要顿弊一下,重新复习。2. 初中生:为了提高篮球技术,我们需要顿弊,重新调整训练计划。3. 高中生:学习压力太大了,我需要顿弊一下,放松一下心情。4. 大学生:经历了一段低迷期后,我们学生会通过顿弊来重新调整学习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拆字解意

顿弊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