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草偃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oyǎn

草偃

拼音cǎo yǎn

注音ㄘㄠˇ 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寧威制,鳞帖草偃。”《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基本含义

  • 草木倒伏

详细解释

  • 草偃是指草木被风吹倒或是被压弯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草木被自然力量摧毁或弯曲的情景。

使用场景

  • 草偃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人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无法坚持下去而垂头丧气、丧失勇气的状态。

故事起源

  • 草偃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故事中,魏国有一位叫魏公子的大臣,他为人正直勇敢,曾经多次奋勇杀敌。一次,魏公子率军出征,途中遭遇强敌,士兵们心生恐惧,纷纷逃散。魏公子见状,十分愤怒,他把自己的马放在军队前面,坚决不退,以此鼓舞士气。最终,士兵们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感染,重新振作起来,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用“草偃”来形容魏公子坚定不移的勇气和决心。

成语结构

  • 草偃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其中,“草”表示草木,“偃”表示倒伏。

例句

  • 1.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像草偃一样失去信心。2. 在考试中失败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像草偃一样放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草偃”与草木倒伏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图像,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草木相关的成语,如“草木皆兵”、“草木知威”等,以丰富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草偃在大风中弯曲了。2. 小学生:大风吹倒了草,它们变得草偃了。3. 中学生:面对困难,我们不能像草偃一样失去信心。4. 大学生:在挫折面前,我们要像草偃一样坚持不懈。

拆字解意

草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