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夏令时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lìngshí

夏令时

拼音xià lìng shí

注音ㄒㄧㄚˋ ㄌㄧㄥˋ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又称“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法定时的一种。在夏季,由于昼长夜短,为充分利用日光,把时钟适当拨快;到秋季,再拨回。1908年由英国人威利特提出。1916年后,德国、奥地利、荷兰及丹麦等国相继采用。中国也曾采用过。

基本含义

  • 夏令时是指在夏季将时间调快一小时的制度,以充分利用日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详细解释

  • 夏令时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措施,通过将时间调快一小时,使得人们能够在光照充足的时间段内活动,减少人们在夜间使用照明设备的时间,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使用场景

  • 夏令时通常在夏季实行,特别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节约能源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在这个时期,人们的作息时间会相应地提前一小时,例如早上起床、上班、上学的时间都会相对提前。

故事起源

  • 夏令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于1916年首次实施。起初是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能源危机,后来被许多国家采纳,并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制度。

成语结构

  • 夏令时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今年夏季,我们国家将实行夏令时。2. 夏令时的实行,对节约能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夏令时这个词语。可以想象夏季阳光明媚,时间被调快一小时,人们的作息时间也相应提前。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夏令时的信息,可以深入研究夏令时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情况,以及夏令时对能源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令时开始后,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叫我早起床。2. 初中生:夏令时的实行,让我们能够在晚上多享受一些户外活动的时间。3. 高中生:夏令时对于减少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