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署字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ǔ

署字

拼音shǔ zì

注音ㄕㄨˇ ㄗ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案牘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元史·拜住传》:“ 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押字》:“《集古録》有 五代 时帝王将相等署字一卷。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

基本含义

  • 指代官员的职位或官职。

详细解释

  • 署字是由“署”和“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署”是指官职,表示担任官员的职务;“字”则表示名号、称谓。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官员的职位或官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官员的职位或官职,可以用于讨论政府官员的任命、职位晋升等相关话题。

故事起源

  • 成语“署字”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在古代,官员的名号或称谓通常由上级官员或皇帝亲自颁发,以示对其职位的确认和授权。因此,“署字”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官员接受上级授予的官职,表示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成语“署字”的结构是“署 + 字”。

例句

  • 1. 他担任了一份重要的署字,成为了该地区的高级官员。2. 这位官员的署字是“尚书”,代表他担任了尚书省的职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署字”与官员的任命和职位联系起来,想象官员接受上级颁发的官职名号,从而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官员和官职相关的成语,例如“官样文章”、“官官相护”等,以扩展对中国古代官场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的署字是“校长”,他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官员。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担任一份重要的署字,为国家做出贡献。3. 高中生:担任一份署字不容易,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4. 大学生:毕业后,我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工作,争取担任一份高级署字。5. 成年人:在职场上,担任一份重要的署字代表着责任和权力的双重压力。

拆字解意

署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