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纲曹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ngcáo

纲曹

拼音gāng cáo

注音ㄍㄤ ㄘ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刑部属官之称。 唐 崔嘏 《授李浑比部员外郎制》:“纲曹妙选,粉帐华资。”

基本含义

  • 指主要的纲领和次要的细则,也比喻主要的人物和次要的人物。

详细解释

  • 纲曹原指主要的纲领和次要的细则,后来引申为指主要的人物和次要的人物。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重要与次要之间的关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组织结构、工作分配或事物的重要程度等方面。

故事起源

  • 纲曹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卫灵公》一章中:“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的“主忠信”就是指主纲,而“毋友不如己者”则是指次曹。这里主纲和次曹的概念正好对应着纲曹的意义,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纲曹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这个公司中,总经理是纲曹,其他员工都是次曹。2. 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是纲曹,其他人员都是次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纲曹比喻为一个组织结构,主纲是组织的核心,次曹是核心周围的辅助人员。可以将这个形象与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组织结构、工作分配相关的成语,如“上下其手”、“分秒必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的纲曹,其他同学都是次曹。2. 初中生:班长是我们班的纲曹,其他同学都是次曹。3. 高中生: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纲曹,其他老师都是次曹。4. 大学生:导师是我们实验室的纲曹,其他研究生都是次曹。

拆字解意

纲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