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旄
拼音jùn máo
注音ㄐㄩㄣˋ ㄇ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郡守出行时仪仗中的旄旗。借指郡守的职位。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堂试》:“千里承恩秉郡旄,矢心曾不染秋毫。”
基本含义
- 指官员任职后,为政务繁忙而荒废家事。
详细解释
- 郡旄是由“郡”和“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郡”指的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县级行政单位;“旄”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帽子。成语郡旄的基本含义是指官员在任职期间,因为政务繁忙而忽略了家庭琐事。
使用场景
- 郡旄一词常用于描述官员工作繁忙、忽略家庭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上过于投入而忽略了家庭、亲情或个人生活的人。
故事起源
-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王莽的官员。王莽在担任官职期间,忙于政务,将家庭琐事完全抛诸脑后,导致家庭失和。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官员工作繁忙、忽略家庭的典故,郡旄也因此而得名。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式为“郡+旄”。
例句
- 1. 他一心投入工作,完全是个郡旄。2. 她为了事业,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郡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郡旄”这个词的发音,将“郡”想象成一个官员忙碌的身影,而“旄”则代表官员帽子上的装饰物。这样,你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忙碌的工作中,头戴着帽子,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官员、政务相关的成语,如“官样文章”、“官官相护”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最近工作很忙,都成了一个郡旄,几乎没有时间陪我玩了。2. 初中生:老师每天都在备课、批改作业,真是一个郡旄,我们都很感激她的辛勤付出。3. 高中生:为了追求高分,他变成了一个郡旄,每天都在图书馆里苦读。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郡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