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虚左以待在词典中的解释
zuǒdài

虚左以待

拼音xū zuǒ yǐ dài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对待某人或某事持保留态度,不表明立场或观点。

详细解释

  • 虚左以待是由“虚”、“左”、“以”、“待”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虚”表示虚假、不实,“左”指左派,即左倾思想,“以”表示以、用,“待”表示对待。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对待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时,暧昧、模棱两可,不明确表态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受到冷遇、漠视、不被重视的情况。例如,当某个政治派别或团体在某个问题上没有明确表态时,可以用“虚左以待”来形容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西洲曲》中的一句诗:“虚左以待,宛如长鲸摩太休。”可见,虚左以待的概念在古代已经存在。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并被广泛应用。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虚左以待,不愿明确表态。2. 在这个重要会议上,他们对我们的提案虚左以待,没有给予重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左右摇摆,不停变换立场,对待事物持保留态度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政治、立场相关的成语,如“左顾右盼”、“明哲保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喜欢哪个科目,我虚左以待地回答:“我都喜欢!”2. 初中生:同学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时,我虚左以待,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面对老师的提问,他虚左以待,不愿意明确回答。

拆字解意

虚左以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