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廉
拼音yǐn lián
注音ㄧㄣˇ ㄌ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蚯蚓的廉洁。比喻人拘守小节,不知大义。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於 齐国 之士,吾必以 仲子 为巨擘,虽然, 仲子 恶能廉,充 仲子 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朱熹 集注:“言 仲子 未得为廉也,必若满其所守之志,则惟蚯蚓之无求於世,然后可以为廉耳。” 宋 刘克庄 《题尹刚中潜斋》诗:“幽士慕鳞潜,通人笑蚓廉。” 清 侯方域 《送徐吴二子序》:“蚓廉蚁信而自以为得绳墨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廉洁自律,不贪财物。
详细解释
- 蚓廉出自《韩非子·喻老》:“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螫我蚊虻之志,无毛以附腹,心不在焉,是以君子不为也。”这里的蚓指的是蚯蚓,它没有爪牙之利,也没有强壮的筋骨,却能在土壤中努力生活,用心专一。蚓螫是指蚊虻叮咬,而蚯蚓没有毛发,所以不会受到蚊虻的侵扰,心思不在此。这个成语形容人不贪图财物,廉洁自律的品质。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廉洁自律,不为金钱所动的品质。也可以用来劝诫他人要保持廉洁自律,不被金钱诱惑。
故事起源
- 蚓廉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韩非子》是一部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著作。在《韩非子·喻老》中,他用蚯蚓的形象来比喻廉洁自律的品质,强调了这种品质对于君子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蚓廉之人,从不接受任何贿赂。2. 这位官员深受人民的爱戴,因为他一直保持着蚓廉的作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蚯蚓的形象与廉洁自律的品质联系起来,形象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蚯蚓在土壤中努力生活,不受外界诱惑,专心专一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廉洁自律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清正廉洁”等,加深对这一品质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蚓廉一样,不贪玩具。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蚓廉之人,从不作弊。3. 高中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只有蚓廉之人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以蚓廉为榜样,不贪图不正当的利益。5. 成年人:在职场中,只有蚓廉之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