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庇护在词典中的解释

庇护

拼音bì hù

注音ㄅㄧˋ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偏向,掩护,着重指有意识有目的地掩护,语义重。
    [构成]
    并列式:庇+护
    [例句]
    庇护罪犯。(作谓语)
    [同义]
    蔽护、坦护、包庇

近义词

  • 保护、保卫、维持、维护、珍惜、珍爱、爱戴、爱惜、爱护、袒护、回护、护卫、守卫、扞卫、呵护、包庇、偏护、掩护、卵翼

反义词

  • 揭发、检举

英文翻译

  • 1.harbourage; shield; shelter; protect; put under one's protection; take under one's wing; asylum

详细解释

  • ◎ 庇护 bìhù
    [protect;shelter] 袒护;掩护
    他弄出这些事来,谁也庇护不了他
    (1).犹保护。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周生 ,贵人也,职为司隶,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 宋 欧阳修 《与王深甫论五代张宪帖》:“ 存霸 奔 太原 ……见 符彦超 曰:愿为山僧,望公庇护。” 闻一多 《死水·也许》诗:“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阴庇护你睡。”
    (2).包庇;袒护。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六首·沉起》:“先帝始欲戮此二人以谢天下,而 王安石 等曲加庇护。”《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他既弄出这样事来,先生们庇护他不得了。” 胡适 《这一周·五十七》:“全国唾骂一个无耻的 彭允彝 ,而 张内阁 始终庇护他。”

基本含义

  • 提供庇护、保护、保障

详细解释

  • 庇护是指提供保护或庇护的行为,为他人提供安全、避难或保障。它强调对弱者或被迫处于困境的人给予关怀和保护。

使用场景

  • 庇护这个词语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困境中互相帮助、保护或提供庇护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群体的保护,也可以用来描述国家对公民的保护。

故事起源

  • 庇护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庇护最早出自《史记·平津侯列传》。当时,鲁国的平津侯庇护了受到迫害的齐国大夫季友。庇护这个词语由此得名,并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庇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庇”和“护”。

例句

  • 1. 他庇护了那个受伤的小猫,给它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2. 这个国家提供庇护给那些逃离战争的难民。

记忆技巧

  • 记忆庇护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词义:将庇护与保护、庇佑等词语进行关联,帮助记忆其含义。2. 创建联想:想象一个人正在给另一个人提供庇护,形成一个生动的场景,并将这个场景与庇护这个词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庇护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庇天容民、庇民众、庇佑等。这些成语都与庇护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庇护这个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庇护我们不受欺负。2. 初中生:家长庇护孩子们远离危险。3. 高中生:社会应该为弱势群体提供庇护。4. 大学生:政府应该为流浪者提供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