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侠烈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áliè

侠烈

拼音xiá liè

注音ㄒㄧㄚˊ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刚直严正,见义勇为。 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马篇》诗:“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如今听了那个老头儿的一番话,早又动了他一个侠烈心肠。” 刘师培 《文说》:“又如 刘玄 以侠烈著闻,而 范 史力言其懦弱。”

基本含义

  • 指侠义豪勇,忠诚热血的品质。

详细解释

  • 侠烈是由“侠”和“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侠”指的是有侠义之心、勇敢无畏的人,常常为正义而战。而“烈”则表示忠诚、热血,意味着对事业、家庭、国家等有着强烈的忠诚和热情。因此,“侠烈”指的是具有侠义精神、忠诚热血的品质和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勇敢正直,无私奉献的人,尤其是那些为正义而战、保护弱者的英雄人物。它可以用来称赞他们的勇敢、忠诚和热情。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一则关于侠烈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主父偃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大夫,他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与敌人作战,最终牺牲。他的行为被后人称为“侠烈”,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成语“侠烈”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侠”和“烈”,其中“侠”在这里表示侠义,而“烈”则表示忠诚热血。

例句

  • 1. 他为了保护弱者,毫不犹豫地冲上前线,展现出了真正的侠烈精神。2. 这位年轻人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了侠烈的品质,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侠”字和“烈”字分别与侠义和忠诚热血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想象那些勇敢正直、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来加深对侠烈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侠义精神的故事和相关成语,如“侠肝义胆”、“忠诚耿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侠烈,总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2. 初中生:这位侠烈英雄为了保护家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3. 高中生:他具有侠烈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

拆字解意

侠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