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薄
拼音zào báo
注音ㄗㄠˋ ㄅ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浮躁轻薄。《南齐书·谢超宗传》:“风闻征北諮议参军 谢超宗 ,根性浮险,率情躁薄。”《南史·萧贲传》:“ 賁 字 世文 ,性躁薄。”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且惟昔之诗人多躁薄无检,虽其辞章之华,君子固无取焉。”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急躁、情绪不稳定。
详细解释
- 躁薄是由“躁”和“薄”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躁”指心情焦躁、急躁,容易激动;“薄”指心情浮薄、不稳定,容易变化。躁薄形容一个人的心情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得急躁不安。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或烦躁的状态。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压力大或心情不好的时候的表现。
故事起源
- 躁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逍遥游》一文中。成语中的“薄”原指纸张薄,易变易破。后来引申为人的心情容易变化、不稳定。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最近工作压力大,心情躁薄,容易发脾气。2. 她心情躁薄,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躁薄”与纸张薄易破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地理解为心情薄弱、容易变化。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怒火冲天”、“喜不自胜”等,以加深对情绪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心情躁薄的时候,容易对同学发脾气。2. 初中生:考试前心情躁薄,容易紧张。3. 高中生:高三的学生心情躁薄,压力很大。4.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到最后阶段,心情躁薄,容易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