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波靡在词典中的解释

波靡

拼音bō mí

注音ㄅㄛ ㄇ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相率而从。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世之愚俗,徒以二氏之诡诞怪异出耳目外,则波靡而从之。” 清 方亨咸 《武风子传》:“ 滇 士民慴於威,波靡以从,生独匿深箐中不出。”
    (2).比喻倾颓之世风、流俗。 清 戴名世 《<蔡瞻眠文集>序》:“独立於波靡之中,而物诱不足以动其心,富贵不足以易其节。” 清 李慈铭 《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文后》:“流及六朝,愈尚华藻,波靡递下,乃有‘风云’‘月露’之讥。”
    波及,扩散。 梁启超 《暴动与外国干涉》:“其暴动所波靡之面积百倍於彼。” 黄远庸 《铸党论》:“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

基本含义

  • 形容风云变幻,形势动荡不定。

详细解释

  • 波,水波;靡,破碎、消散。波靡形容风云变幻,形势动荡不定,像水波一样破碎消散。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政局、局势、时势等变幻不定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在齐国做官时,见到了齐桓公的弟弟晏婴。晏婴问孔子:“天下大乱时,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当波靡之时,可以从容自如。”这个故事中的“波靡”指的是形势变动不定的时候。后来,人们将“波靡”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形势动荡不定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国家的政局一直波靡不定,很难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2. 经济波靡,许多企业都面临倒闭的危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波靡”与“风云变幻”、“形势动荡不定”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政治新闻等了解更多关于波靡的例子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游戏的规则一直在波靡,我们很难玩得开心。2. 初中生: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社会变化也更加波靡不定。3. 高中生:历史上的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常常是在波靡的环境中度过的。

拆字解意

波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