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芳俎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g

芳俎

拼音fāng zǔ

注音ㄈㄤ ㄗ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对祭祀用盛牲器具的美称。芳,言馨香洁净。《宋史·乐志七》:“笙鏞备乐,茧栗陈牲。乃迎芳俎,以荐高明。”

基本含义

  • 指美味的肉食,也用来形容美味的饭菜。

详细解释

  • 芳俎,古代祭祀中供奉的美味肉食,常用来形容美味的饭菜。此成语借指美味佳肴,形容食物鲜美可口。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美味的食物,也可以用来赞美厨师的烹饪技艺。

故事起源

  • 芳俎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大雅·文王》一篇中。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上,人们会用美味的肉食作为祭品供奉给神灵,以示对神灵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后来,芳俎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形容美味食物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

例句

  • 1. 这家餐馆的菜肴真是芳俎,让人食指大动。2. 他的厨艺高超,每次做的菜都是芳俎,令人赞不绝口。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芳俎”中的“芳”字,与“香”字谐音,表示食物的美味和香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和文化,以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做的饭菜真是芳俎,每次都让我吃得津津有味。2. 初中生:这家餐馆的菜肴真是芳俎,我每次去都点不够。3. 高中生:厨师的手艺真是一流,做出来的菜肴简直就是芳俎。4. 大学生:这家餐厅的菜品真是芳俎,味道好极了。5. 成年人:这道菜真是芳俎,吃了让人回味无穷。

拆字解意

芳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