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恸切在词典中的解释
tòngqiē

恸切

拼音tòng qiē

注音ㄊㄨㄙˋ ㄑ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悲痛之极。 南朝 梁简文帝 《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览启增思,抚端深悲,慟切视奩,哀踰封篋。”

基本含义

  • 形容悲痛欲绝,非常悲切。

详细解释

  • 恸切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恸意为悲痛欲绝,切意为深切。恸切形容的是极度悲痛的情感,非常悲切而深切。

使用场景

  • 恸切常用于形容对于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的悲伤、悔恨、追悼等情感。可以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的情感状态,表达出极度悲痛的心情。

故事起源

  • 恸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一书中。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做季文子的人,他因为失去了至亲的家人而悲痛欲绝,深感悲痛之情。于是,人们用“恸切”来形容他那种非常悲切而深切的心情。

成语结构

  • 恸切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连词。

例句

  • 1. 他听到自己儿子的死讯时,感到恸切无比。2. 母亲看到儿子遭遇不幸,感到恸切欲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恸切理解为“痛切”,将恸切的发音与“痛切”的发音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悲伤、悔恨、追悼等情感相关的成语,如“痛不欲生”、“悲痛欲绝”等,可以加深对于这些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小狗被车撞死的消息,我感到恸切无比。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我感到恸切欲绝。3. 高中生:看到地震灾区的报道,我感到恸切之情难以言表。4. 大学生: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全班同学都感到恸切不已。

拆字解意

恸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