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拷綳扒
拼音diào kǎo lǐn bā
注音
繁体弔拷綳扒
基本解释
同“ 弔拷絣把 ”。亦作“吊拷绷扒”。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弔拷綳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不知谁人杀了员外,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綳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基本含义
- 指受到严刑拷打,遭受折磨。
详细解释
- 吊拷綳扒是一个古代的刑罚方式,用于对待犯罪分子或怀疑犯罪的人。吊拷指的是将人吊起来,用绳索拴住手腕,然后拷打,使其遭受痛苦。綳扒则是指用绳索绑住受刑者的手脚,使其无法动弹。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遭受严刑拷打,身心受到折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一般用于形容某人遭受严刑拷打,或者遭受折磨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某种困境中,身心遭受巨大痛苦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吊拷綳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在古代,吊拷綳扒是一种常见的酷刑,用于对待犯罪分子或怀疑犯罪的人。通过这种刑罚,当权者试图通过折磨和痛苦来逼迫受刑者交代罪行或者得到某种信息。
成语结构
- 吊拷綳扒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吊拷是一个动词短语,綳扒是一个名词短语。
例句
- 1. 他因为犯了重罪,被吊拷綳扒了三天三夜。2. 那个叛徒经过吊拷綳扒后,终于交代了他的罪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吊拷綳扒的形象与痛苦、折磨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吊起来,双手被绳索绑住,然后遭受拷打和折磨的场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了解吊拷綳扒在古代社会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刑罚相关的成语,扩展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做了错事,被老师吊拷綳扒了一整天。2. 初中生:小红的父母发现她偷偷去网吧玩游戏,就把她吊拷綳扒了一天。3. 高中生:那个犯罪嫌疑人经历了吊拷綳扒后,终于交代了他的罪行。4. 大学生:在古代,吊拷綳扒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方式,用于对待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