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壤
拼音gōng rǎng
注音ㄍㄨㄙ ㄖ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公有土地。《管子·揆度》:“其若有子弟师役而死者,父母为独,上必葬之,衣衾三领,木必三寸,乡吏视事,葬於公壤。”
基本含义
- 指公共的土地或领域。
详细解释
- 公壤由“公”和“壤”两个字组成。其中,“公”表示公共、公众,而“壤”表示土地、领域。公壤一词用来形容属于公众共有的土地或领域,即不属于个人所有的土地。
使用场景
- 公壤一词可以用来描述公共场所,如公园、广场、街头等。也可以用来形容公共资源,如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此外,公壤还可以用来指代公共事务,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
故事起源
- 公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小旻》中,原句为“公壤自公”。其中,“公壤”一词用来形容公共领域,意味着土地属于公众共有。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描述公共土地的常见说法。
成语结构
- 公壤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壤。2. 这片土地属于公壤,不能私自占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公壤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公园或广场,人们在这个公共土地上休闲娱乐,享受公共资源。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住公壤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公壤相关的成语,如“公平无私”、“公正无私”等。这些成语都与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有关,可以加深对公壤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去公壤玩耍。2. 初中生: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共同守护这片公壤。3. 高中生:公壤的管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4. 大学生:在公壤上开展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