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火探汤
拼音dǎo huǒ tàn tā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ǎo huǒ tàn tāng ㄉㄠˇ ㄏㄨㄛˇ ㄊㄢˋ ㄊㄤ
蹈火探汤(蹈火探湯)
同“ 蹈汤赴火 ”。 清 孙雨林 《皖江血·狱会》:“知己相逢兴更长,浑身枷锁仍无恙,又何妨蹈火探汤。”
基本含义
- 形容勇敢无畏,不怕困难和危险。
详细解释
- 蹈火探汤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蹈火意为“踏着火焰”,探汤意为“伸手进汤”。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勇敢无畏,敢于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畏惧地去尝试和探索。
使用场景
- 蹈火探汤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者艰难的情况下,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或者追求目标。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扬勇敢无畏的人,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要敢于面对挑战。
故事起源
-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秦朝时期,陈涉起义反抗秦始皇的暴政。在起义的过程中,有一次陈涉所在的队伍被敌军围困,面临着生死的考验。陈涉鼓励士兵们说:“今日之事,无不可为,无不可当,蹈火探汤,亦可行也。”意思是说,只要我们勇敢无畏,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算是踏着火焰,伸手进汤也不会有问题。从此以后,蹈火探汤成为了形容勇敢无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蹈火探汤由两个动词组成,表示一个人勇敢无畏地去面对困难和危险。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能够蹈火探汤,勇往直前。2. 面对挑战,我们要像陈涉一样,毫不退缩,蹈火探汤。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蹈火探汤与陈涉起义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陈涉在困境中的勇敢表现,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了解陈涉起义的背景和影响,以及其他与勇敢无畏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勇敢的小明不怕困难,总是蹈火探汤地去解决问题。2. 初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像陈涉一样,蹈火探汤,积极备战。3. 高中生: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敢于蹈火探汤,勇往直前。4.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我们要像陈涉一样,勇敢地蹈火探汤,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