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盗掠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olüě

盗掠

拼音dào lüě

注音ㄉㄠˋ ㄌㄩㄝ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盗窃掠夺。《魏书·食货志》:“ 正光 以后,天下丧乱,遂为羣寇所盗掠焉。”《新唐书·李师古传》:“﹝ 李纳 ﹞通 魏博 以交 田绪 ,盗掠 德州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法聪 ﹞本 陕右 蕃部之后,少好弓剑,喜游猎,常潜入蕃国,盗掠为事。”《明史·外国传九·朵颜》:“ 弘治 初,﹝三卫﹞常盗掠 古北 、 开原 境。”

基本含义

  • 指盗贼也有一定的规矩、方法和原则。表示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详细解释

  • 盗亦有道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在这个成语中,盗指的是盗贼,亦有道表示即使是盗贼也有一定的规矩和原则。这个成语强调了即使是做坏事,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不能无规矩、无章法地胡作非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做坏事也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也可以用来告诫人不要无规矩、无章法地行事。

故事起源

  • 《孟子·公孙丑上》中写道:“公孙丑问曰:“有道亦有盗乎?”孟子曰:“有。”公孙丑曰:“然则君子亦有盗乎?”孟子曰:“有。”公孙丑曰:“然则盗亦有道乎?”孟子曰:“有。””这段对话是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孟子认为即使是做坏事的盗贼也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

成语结构

  • [动词] + 亦有道

例句

  • 1. 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原则和规矩,因为盗亦有道。2. 做事要有原则,不能像盗贼一样无规矩、无章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盗贼”和“有道”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盗贼在偷东西的时候,他也要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不能胡乱行动。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盗亦有道”相关的成语,如“偷鸡不成蚀把米”、“鱼目混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偷别人的铅笔时,还想着“盗亦有道”,所以他只偷了一支,不敢贪多。2. 初中生:虽然小华是个问题学生,但他在作弊时也有原则,他认为“盗亦有道”。3. 高中生:有人说政治界也有盗贼,但我觉得即使是做坏事,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则,毕竟“盗亦有道”。

拆字解意

盗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