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蛮峒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ndòng

蛮峒

拼音mán dòng

注音ㄇㄢˊ ㄉ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笻竹杖 蜀中 无之,乃出徼外 蛮峒 。”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南越逸事》:“ 南越 古 蛮峒 , 秦 时最强,俗尤善弩,每发铜箭,贯十餘人。”

基本含义

  • 形容山势险峻,地势崎岖。

详细解释

  • 蛮峒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蛮指的是山野偏僻的地方,峒指的是山势险峻的地方。蛮峒形容的是山势险峻、地势崎岖的地方,常用来形容山区地形复杂、崎岖难行。

使用场景

  • 蛮峒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的地方,可以用于描写山区的地形特点。也可以用来比喻事情的发展曲折复杂,困难重重。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蛮峒的人在山林中寻找到了一只猛禽,他抱着猛禽飞翔,体验到了自由自在的感觉。这个故事中的蛮峒形容的是山势险峻的地方。

成语结构

  • 蛮峒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地方山势蛮峒,很难走。2. 这个项目的发展道路蛮峒,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蛮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座陡峭的山上,眺望四周,感受到山势险峻的感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山区地形相关的成语,如壮丽山河、雄峙群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座山好高啊,真蛮峒的。初中生:这个游戏关卡设计得太蛮峒了,过不去。高中生:这本书的情节发展蛮峒的,一直让人揪心。

拆字解意

蛮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