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薄
拼音zhēn báo
注音ㄓㄣ ㄅ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丛杂的草木。引申指山野僻乡。《淮南子·原道训》:“侧谿谷之间,隐于榛薄之中。” 高诱 注:“藂木曰榛,深草曰薄。”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 管 於榛薄。” 清 顾炎武 《子房》诗:“归来遇 赤精 ,奋戈起榛薄。”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质量差,不堪使用。
详细解释
- 榛树和薄草都是生长在山野荒地上的植物,质量较差,不具备实用价值。成语“榛薄”借用榛薄之物来比喻事物的质量差,不堪使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产品、作品、文章等质量差,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榛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韩非子列传》中。原文中写道:“天下之榜事,非榛薄不足以观。”意思是说,天下的重要事情,如果没有榛薄这种不好的事物来对比,就无法真正体会到好的事物的价值。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款产品质量榛薄,不值得购买。2. 这篇文章内容浅薄,毫无触动人心之处。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榛薄的植物特点,它们生长在山野荒地上,质量差,不值得使用。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成语的用法和意义,拓宽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玩具的质量榛薄,很容易坏。2. 初中生:这个手机的性能榛薄,无法满足我对游戏的需求。3. 高中生:这本书的内容榛薄,没有深入探讨问题的能力。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榛薄,不能支撑起有效的实证分析。5. 成人:这个项目的规划榛薄,没有考虑到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