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民曹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cáo

民曹

拼音mín cáo

注音ㄇㄧㄣˊ ㄘ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官署名。 汉成帝 初置。后世名称多变,职责也并不完全相当。至 隋 时定名为民部, 唐高宗 时避 太宗 李世民 讳,又改称户部,因亦用作户部的代称。《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六人,六百石。本注曰:‘ 成帝 初置尚书四人,分为四曹……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 刘昭 注引 蔡质 《汉旧仪》:“﹝民曹﹞典缮治、功作、监池、苑、囿、盗贼事。” 明 高启 《辞户部后东还出都门有作》诗:“詔贰民曹出禁林,陈辞因得解朝簪。”参见“ 民部 ”。

基本含义

  • 指平民百姓的生活和事务。

详细解释

  • 民曹是由“民”和“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民”指的是平民百姓,“曹”指的是官府、官员。民曹一词表示平民百姓的生活和事务,强调了百姓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

使用场景

  • 民曹一词常用于描述社会生活中涉及到平民百姓的各种事务和活动,如民间工作、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等。可以用于描述社会的底层群众所面临的困境、苦难以及他们的努力和奋斗。

故事起源

  • 民曹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三十九·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在攻打汉王刘邦的过程中,有一次他的士兵们因为长时间没有得到俸禄而发起了暴动。项羽认为这是对平民百姓的不公,于是立即下令发放俸禄,安抚了士兵们的情绪。这个故事反映了项羽对平民百姓的关注和重视,后来成为了民曹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作为一名政府官员,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民曹,为百姓谋福祉。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关注民曹的政策和措施,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和公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民曹”与“平民百姓的生活和事务”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为“平民百姓的曹操”,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民曹相关的成语,如“民生凋敝”、“曹操”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长大后成为一名老师,关心学生的民曹。2. 初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支持,改善农民的民曹条件。3. 高中生:社会发展应该关注民曹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从事与民曹相关的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民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