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身份症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ēnfènzhèng

身份症

拼音shēn fèn zhè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身份症 - 概述

    据媒体近日报道,身份证越来越成为其主人的一种恐慌甚至噩梦———比如,身份证丢失或被盗引发的“乌龙案”比比皆是,或被警方错误抓捕,或被各种“乌龙”催款单缠身。据推算,全国每年丢失身份证的约在100万人以上。此外,身份证复印件的大量无度使用,也常常成为招致个人信息泄露“横祸”的重要来源。

    “身份证”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依据《居民身份证法》,中国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这表明,身份证实际上是一种权利证,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但是有关新闻报道提供的现实素材说明,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以及人们流动性增加,身份证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难题,有时候“身份证”甚至异化为“身份症”,走向其制度设计、立法初衷的反面。很多报道中的种种噩梦,显然与立法目的格格不入。身份证不仅没有成为权利证,充分“保障权益”、“便利公民”,反倒成了损害权益、妨碍便利的一种工具,令许多公民深陷恐慌之中,不得不“捂紧身份证”。

    异化原因

    “身份证”何以异化为“身份症”,走向其制度设计、立法初衷的反面?除了一些直观可见的原因———如警方对于身份证的管理执法不够严谨、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外,我国身份证以及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不健全,才是种种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以居民身份证法为例,虽然该法规定,不得“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但是,对于“遗失或被盗的身份证是否自动失效”,“管理部门采用遗失或被盗的失效身份证,应负什么责任”等更为具体关键的问题,却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另外,该法也缺少针对“身份证复印件”的明确法律定位,比如,查验身份证是否等于复印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如何使用才算合法,等等。

    当然,在居民身份证法之外,2009年2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了“侵犯个人信息罪”———“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它意味着,非法泄露个人信息不仅要负一般民事责任,也有可能负刑事责任。不过,仔细推敲新增的侵犯个人信息罪,同样也存在不够完善之处:一方面,犯罪主体范围明显过窄,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泄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显然远不止“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另一方面,如何为“侵犯个人信息”进行举证,也没有特别的规定———如果沿用一般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显然不利于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有效追究。事实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尽管侵犯个人信息的事实比比皆是,但“侵犯个人信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却较为罕见。

    疗救方法

    身份证沦为“身份症”,既是社会之症,更是法律之症。因此,若要疗救此症,就必须补足相关的法律漏洞——从法治着手,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事前规制、事后惩戒等方面,不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以及可操作性。

基本含义

  • 指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和不适应现状的心理状态。

详细解释

  • 身份症是由“身份”和“症”组成的词语。指一个人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的心理状态,包括自卑、不适应现状等。这种心理状态常见于人们在社会角色转变、职业升迁、身份地位改变等情况下。身份症是一种负面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使用场景

  • 身份症常见于职场、社交场合等地方。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发生变化时,比如从普通员工晋升为经理,或者从学生转变为职场新人,可能会出现身份症的情况。此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自信、不适应新的角色和责任,甚至产生焦虑和压力。

故事起源

  • 身份症这个词语的起源尚无确切的故事或典故可考。它是根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而形成的一个词语。

成语结构

  • 身份症的结构是“身份”+“症”,表示因为身份地位变化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例句

  • 1. 他刚刚晋升为经理,但他却一直处于身份症的困扰中。2. 她从学生转变为职场新人后,一度陷入了身份症的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身份地位变化相关的情景进行联想,比如从普通员工晋升为经理,想象自己穿上了一身高级职业装,拿着经理的工牌,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心理状态和情绪的词语,比如自卑、自信、适应能力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身份症这个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升到了班长,但我还是有点身份症。2. 初中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我一度陷入了身份症的困扰。3. 高中生:考上了大学后,我感到了身份症的压力,不知道如何适应新的环境。4. 大学生:毕业后步入职场,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我有些身份症,不知道如何胜任。5. 成年人:晋升为部门经理后,我一度陷入了身份症的困扰,不知道如何应对新的工作挑战。

拆字解意

身份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