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苏木杰现象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xiànɡ

苏木杰现象

拼音sū mù jié xiànɡ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苏木杰现象 - 简介

    苏木杰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的现象。

    苏木杰现象 - 理论提出

    苏木杰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胰岛素用量过大可导致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时,反使病人血糖下降,于是他提出“有低血糖就有高血糖”的格言,从而称这种现象为苏木杰反应。

    苏木杰现象 - 病理表现

    “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低后高”现象。它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

    苏木杰现象 - 临床症状

    (1)经常晨起感觉头痛、恶心;

    (2)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

    (3)患者体质消瘦,糖类摄入又过少;

    (4)尿常规检查,尿糖和尿酮体波动幅度大;

    (5)胰岛素用量加大后,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制;

    (6)尿糖消失后,仍然存在尿酮体或尿酮体先于尿糖出现。

    对有上述表现者,应监测晚11时至次日凌晨3时的血糖,若凌晨3时血糖小于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毫摩尔/升(145毫克/分升),即“低后高”,就可断定为“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现象 - 易发人群

    “苏木杰现象”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接受或未接受胰岛素治疗者。

    苏木杰现象 - 治疗

    (1)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

    (2)睡前尿糖阴性或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糖类。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表现出突出的能力或特点。

详细解释

  • 苏木杰现象是由中国知名教育家苏木杰的名字和现象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苏木杰是一位在教育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他提出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苏木杰现象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表现出突出的能力或特点,类似于“苏木杰式的表现”。

使用场景

  • 苏木杰现象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其他领域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出色的成就或突出的特点。可以用于表扬他人或自我鞭策,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事物的独特之处。

故事起源

  • 苏木杰现象这个成语是近年来新兴的词语,起源于中国教育界。它的来源是教育家苏木杰的名字,表达了对苏木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赞赏和推崇。

成语结构

  • 苏木杰现象是由名字“苏木杰”和“现象”两个词组成的。

例句

  • 1. 他在数学竞赛中展现出了苏木杰现象,获得了冠军。2. 这个公司的创新能力真是苏木杰现象,一直引领行业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苏木杰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他的名字成为了一个成语,表达了突出的能力或特点。

延伸学习

  • 苏木杰是一位在教育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可以深入了解苏木杰的教育理念和他对教育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也能展现出苏木杰现象,成为数学小天才。2. 初中生:他的演讲能力真是苏木杰现象,每次都能打动全场。3. 高中生:她的科研成果展现出了苏木杰现象,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扬。4. 大学生:他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真是苏木杰现象,已经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拆字解意

苏木杰现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