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竖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ù

竖义

拼音shù yì

注音ㄕㄨˋ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立义;阐明义理。《南史·袁宪传》:“会 弘正 将升讲坐,弟子毕集,乃延 宪 入室,授以麈尾,令 宪 竖义。”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四·慧远》:“但闻法集鐘声,不问旦夕,覆讲竖义,皆入堂伏听。” 清 申涵光 《与朱锡鬯书》:“近尝把玩 宋 儒语録,聊以检点身心,为晚年寡过之计,非敢标理学之名,聚徒竖义,如昔人角立门户为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

详细解释

  • 竖义是由“竖”和“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竖”意为直立、垂直,引申为直正、正直;“义”意为道义、道德准则。整个成语指的是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也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竖义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在古代,人们对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非常推崇和尊重,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竖义的人,从不做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2. 这位领导干部以竖义的形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竖”字的形状,想象成一个人直立、垂直的形象,代表他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实践来巩固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竖子”、“竖眉”等,了解更多与品德高尚、正直行为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妈妈告诉我要做一个竖义的人,不做坏事。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树立竖义的形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作弊的诱惑时,我们要坚守竖义,选择诚实面对。这是关于“竖义”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竖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