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附
拼音qīng fù
注音ㄑㄧㄥ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投靠;依附。《旧唐书·良吏传下·李尚隐》:“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 崔湜 及吏部侍郎 郑愔 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闕,士庶嗟怨。”《新五代史·冯行袭传》:“ 唐 衰,知 梁 必兴,尤尽心倾附事 梁 。”
基本含义
- 倾向、偏袒
详细解释
- 倾附是指倾向于某一方面,偏袒某一方。形容偏向、偏袒。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争论、争执或选择中偏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故事起源
- 《孟子·离娄上》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孟子和离娄子的对话。离娄子问孟子:“尧舜之道,孔子之行,可谓至矣。然而夫子之所以为圣人者,何也?”孟子回答:“吾不如离娄子之高也。离娄子之高,吾之所不能至也。”离娄子说:“夫子非所不能至也。吾闻之,圣人不倾附也。”故事中的“不倾附”即指不偏袒、不偏向。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倾”和“附”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争论中总是倾附弱者一方。2. 作为法官,他应该公正审判,不应该倾附任何一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杯子倾斜向一边,表示偏向、偏袒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倾附相关的成语,如倾心、倾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总是倾附小明,不公平!2. 小学生:我觉得裁判在比赛中有倾附的嫌疑。3. 中学生:政府不应该倾附某些特定企业,应该公平对待所有企业。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我们需要客观评判,不应该倾附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