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播刑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

播刑

拼音bō xíng

注音ㄅㄛ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施行刑法。《书·吕刑》:“今尔何监,非时 伯夷 播刑之迪。” 孔 传:“言当视 伯夷 布刑之道而法之。”《礼记·缁衣》:“《甫刑》曰:‘播形之不迪。’” 郑玄 注:“播犹施也。‘不’衍字耳……言施刑之道。” 清 牟庭 《同文尚书·甫刑之命》:“《尚书》‘由’字多作‘迪’,而《緇衣》作‘播刑之不由。’《緇衣》注云:‘不字衍。’今据《书》义,当有‘不’字,非衍也……此为播施刑法之所不由其故,非尔所宜监视也。”

基本含义

  • 指公开进行刑罚,以警告他人,使他们知道犯罪行为的后果。

详细解释

  • 播刑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公开处罚,通过展示刑罚的严厉和恢复正义的力量,来警示他人不要犯罪。这个成语强调了刑罚的公开性和示众性,以达到警示和震慑的目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对犯罪分子进行的公开处罚,也可用于比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播刑是一种常见的刑罚方式,用于警示他人不要犯罪。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公开处罚,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使其他人知道犯罪的后果,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播”和“刑”。其中,“播”表示公开展示,而“刑”表示刑罚。

例句

  • 1. 为了警示其他人,法庭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播刑。2. 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播刑,以维护社会的安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播刑”与“警示他人、犯罪的后果”等相关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到古代刑罚制度中的公开示众的方式,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知识,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示众”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做了坏事,就会被播刑,所以我们要遵守规则。2. 初中生:播刑是一种公开的惩罚方式,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让犯罪分子知道犯罪行为的后果。3. 高中生:现代社会也有播刑的现象,比如通过媒体公开曝光某些犯罪分子的行为,以警示其他人不要犯罪。

拆字解意

播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