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而言之
拼音jiū ér yán zhī
注音ㄐㄧㄨ ㄦˊ ㄧㄢˊ ㄓㄧ
繁体
基本解释
犹总而言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一·寿堂》:“今士人尺牘中称人之母曰‘寿堂’。盖不知忌讳。案 陆士衡 挽歌云:‘寿堂延魑魅。’注曰:寿堂,祭祀处……又指丘塜为寿堂。究而言之称人之母者岂不背理伤义乎?”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但究而言之,远胜于罗马字拼法无疑。”
基本含义
- 总的来说,归根结底
详细解释
- 究而言之是一个用于总结和归纳的成语,表示在讨论或论述某个问题之后,得出最终结论或总结。它强调了从各个方面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确凿无疑的。
使用场景
- 究而言之常用于正式场合或学术讨论中,用来总结前面的论述并给出最终结论。它可以用在演讲、辩论、写作等各种语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个论述更加有条理和逻辑。
故事起源
- 究而言之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子罕言利》一章中。这个章节讲述了孔子的弟子子罕因为言辞不准确而受到批评,孔子对他说:“究竟你要说什么?究而言之,你要讲的是什么?”
成语结构
- 究而言之是由“究而”、“言之”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究而”表示深入分析、探究,而“言之”表示言论、说出来。
例句
- 1. 究而言之,这个计划是可行的。2.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究而言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究而言之”拆分为“究而”和“言之”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其中,“究而”可以理解为深入探究,而“言之”可以理解为说出来。通过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整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文章和书籍,了解不同领域的讨论和总结,以提升对“究而言之”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个问题很难,但究而言之,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它。初中生:这本书的作者通过究而言之的方式,给出了一个深入的分析和结论。高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通过究而言之的方法,总结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大学生:在研究论文中,作者通过究而言之的方式,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