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事杖
拼音wèn shì zhàng
注音ㄨㄣˋ ㄕㄧˋ ㄓ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刑杖。《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充 , 咸熙 中为中护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李孚传》:“及到 梁淇 ,使从者斫问事杖三十枚,繫著马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九年》:“ 孚 斫问事杖,繫著马边。” 胡三省 注:“问事杖,问事所执杖也。”
基本含义
- 指能解决疑难问题、解决困扰的“法宝”或“智慧”
详细解释
- 问事杖是由“问事”和“杖”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问事”指的是解决问题、寻求答案,而“杖”则表示法宝、智慧之物。因此,“问事杖”形象地比喻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解决困扰的“法宝”或“智慧”。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某种方法、工具或智慧能够解决难题的情境。可以用于表扬某人的聪明才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或方法。
故事起源
- 关于“问事杖”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它的含义与中国古代的智慧文化有关。中国古代文化中,智慧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因此有许多成语用来形容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语结构
- 问事杖由两个词组成,其中“问事”是动词短语,表示寻求答案的行为;“杖”是名词,表示法宝或智慧之物。
例句
- 1. 他的经验就像一把问事杖,总能解决我们遇到的难题。2. 这本书是一把真正的问事杖,它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问事杖”形象化,想象成一把神奇的法宝,用来解决各种难题。同时,可以将“问事杖”与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智慧、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才高八斗”等,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智慧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的问事杖,她总是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这本参考书是我的问事杖,每次遇到问题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3. 高中生:父母是我生活中最可靠的问事杖,他们总能给我明智的建议。4. 大学生: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事杖,我们可以通过搜索解决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