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公过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guò

公过

拼音gōng guò

注音ㄍㄨㄙ ㄍ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言政治罪犯。《管子·山权数》:“ 晋 有臣不忠於其君,虑杀其主,谓之公过。” 马非百 新诠:“ 闻一多 云:‘过’当为‘猧’,猧即猾也。公猾犹公贼也。 郭沫若 云:‘公过’,犹今言政治犯也。”

基本含义

  • 指公众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过失或错误进行公开批评或指责。

详细解释

  • 公过是由“公”和“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指公众,指的是大家,社会上的人们;“过”指过失、错误。公过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公众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过失或错误进行公开批评或指责。它强调了公众对个人行为的监督和评价,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使用场景

  • 公过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公众对某一人或某一事件进行批评、指责的情景。例如,当一个公众人物犯了错误或做出了不当的言行时,人们会用公过来形容这种情况。此外,公过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行为上要谨慎,避免被公众指责。

故事起源

  • 公过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注重公众道德评判和舆论监督的特点。

成语结构

  • 公过属于“名词+动词”的结构,其中“公”是名词,表示公众;“过”是动词,表示过失、错误。

例句

  • 1. 这位明星因为丑闻被公众公过了。2. 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遭到了公众的公过。3. 媒体对这个事件的报道引起了公众的公过声浪。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公过这个成语:1. 将“公”字与“公众”联系在一起,表示大家的意思。2. 将“过”字与“过失”联系在一起,表示错误的意思。3. 将“公众”和“过失”联系在一起,表示公众对错误的批评或指责。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成语,你可以了解其他与公过类似意义的成语,如“众叛亲离”、“众口铄金”等。同时,你也可以学习一些与社会舆论、道德评判相关的知识,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铅笔,被老师公过了。2. 初中生:这位演员因为涉及毒品案被公众公过了。3. 高中生:政府官员因为贪污腐败被群众公过了。4. 大学生:这个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公过了。5. 成年人:他的言论引起了公众的公过声浪。

拆字解意

公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