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婢
拼音zāng bì
注音ㄗㄤ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随犯罪主人的财产一同没入官府的奴婢。《唐律疏议·名例·以赃入罪》:“知是赃婢,本来不合交关,违法故买,意在姦伪。赃婢所产,不合从良,止是生产蕃息,依律随母还主。”
基本含义
- 指贪污受贿的妇女。
详细解释
- 赃婢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赃指贪污受贿,婢指婢女。赃婢这个成语形容那些贪污受贿的妇女,暗指她们为了贪图私利而背叛了道德和正义。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一般用于贬低那些以女性身份从事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追求私利而不择手段的女性。
故事起源
- 赃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赃婢一词的故事出自汉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赵昧的官员,他贪污受贿,为了掩盖罪行,他把财物藏在了自己的妻子身上。后来,赵昧的贪污行为被揭发,他的妻子也因此被称为赃婢。
成语结构
- 赃婢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赃和婢。赃的意思是贪污受贿,婢的意思是婢女。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赃婢这个成语。
例句
- 1. 她是一个赃婢,为了私利不择手段。2. 这个政府官员的妻子被称为赃婢,因为她参与了丈夫的贪污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婢女偷走了主人的财物,然后被揭发成为赃婢的形象,这样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意义和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成语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书籍或参考相关的语言学习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和那个赃婢一起玩,她总是偷我的东西。2. 初中生:我们应该坚决打击贪污腐败,不能让赃婢们逍遥法外。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的妻子也参与了他的贪污活动,真是一对赃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