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辟
拼音pī pì
注音ㄆㄧ ㄆ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披靡辟易。《东观汉记·铫期传》:“上惊去,吏民遮道不得行。 期 瞋目道左右,大呼曰:‘蹕!’大众披辟。”按,《后汉书·铫期传》作“众皆披靡”。
基本含义
- 指丧事期间所穿的麻衣和戴的孝冠。
详细解释
- 披麻戴孝是指在丧事期间,为了表达对亲人的哀悼之情,亲属穿上麻衣,戴上孝冠,以示悲痛和尊重。披麻是指穿上麻衣,麻布是古代丧服的一种,寓意朴素和哀伤;戴孝是指戴上孝冠,孝冠是古代丧服中的一种头饰,代表着悼念和敬意。
使用场景
- 披麻戴孝通常用来形容丧事期间的悲痛和庄重。也可用于比喻对某种事物或事件感到非常悲伤和难过的心情。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齐国君主僖公去世,他的儿子晋文公非常悲痛,把自己的衣服撕破,披上麻布,戴上孝冠,以示对父亲的哀悼之情。这种行为感动了大臣们,他们纷纷效仿,披麻戴孝来表达对君主的哀悼。后来,披麻戴孝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丧葬仪式。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动词
例句
- 1. 他因为父亲去世,整天披麻戴孝,过着悲伤的日子。2. 在丧期,人们都披麻戴孝,为逝去的亲人悼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穿上披麻戴孝的样子,表达对亲人的哀悼之情。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中国传统丧葬礼俗,以及其他与丧事相关的成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爷爷去世了,他整天披麻戴孝。2. 初中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悼念活动,大家都披麻戴孝。3. 高中生:她的母亲去世了,她一直披麻戴孝,过着悲伤的日子。4. 大学生:他的祖父过世了,他披麻戴孝,表示对祖父的敬意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