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物质的量浓度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deliàngnóng

物质的量浓度

拼音wù zhì de liàng nóng dù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化学名词解释:

    化学定量分析常涉及溶液的配制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时,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更为方便.溶质(用字母B表示)的物质的量浓度(molarity)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 CB(B是小字)表示,常用单位为mol/L.

    含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 mol / L 或 mol*L-1

    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cB

    常用的单位为mol/L和mol/m3。

    『 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之 间 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公式(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cB=nB/V

    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质的物质的量(mol)/溶液的体积(L) 』

    注意

    (1)物质的量浓度公式中的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3)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如 c(b)(Cl2)=0.1mol/L c(NaCl)=0.2mol/L c(Fe2+)

    (4)溶质的量是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的,不能用物质的质量来表示

    例如:配制1mol/L的氯化钠溶液时,氯化钠的相对分子量为23+35.5=58.5,故称取58.5g氯化钠,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即可获得1mol/L的氯化钠溶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实验用品

    除试剂外,配制中必须用到的实验用品有: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固体配制还需用托盘天平和药匙、滤纸(或烧杯),用液体配制还需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

    2、配制步骤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冷却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8)装瓶贴签: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3.注意事项

    (1)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容液。

    (2) 转移溶液时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

    (3)如果加水定容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而应重新配制。

    (4)用胶头滴管定容时,眼睛应平视液面。

    (5)摇匀后若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的情况,不能再加水。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浓度

    1、非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浓度即为溶质分子的浓度。

    如 1mol/L乙醇溶液中,乙醇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2、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等强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以阴离子和阳离子形式存在,各种微粒的

    浓度要根据溶液的浓度和溶质的电离方程式来确定。

    如:1mol/L NaCl溶液中:c(Na+)=1mol/L c(Cl-)=1mol/L

    1mol/L H2SO4溶液中:c(H+)=2mol/L c(SO42-)=1mol/L

    1mol/L Ba(OH)2溶液中:c(Ba2+)=1mol/L c(OH-)=2mol/L

    1mol/L Fe2(SO4)3溶液中:c(Fe3+)=2mol/L c(SO42-)=3mol/L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由CB=nB/V

    可得CB=(m/M)/V=m/MV

    注意:其中 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二者都表示溶液的组成,可以通过一定关系进行相互换算.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换算成量浓度时,首先要计算1L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换算成相应物质的量,有时还需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溶液的体积,最后才换算成溶质的量浓度.

    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首先要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换算成溶质的质量,有时还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n=m/M=V·ρ·ω·1000 /M

    C=n/v

    C= (V·ρ·ω/M)/V= V·ρ·ω/MV

    [式中:ρ—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或g/cm3

    W—溶质的质量分数

    M—溶质的摩尔质量,数值等于物质的式量

    1000—指1000mL溶液

    以下公式所用与此相同。

    推断过程:假设取 1L溶液,则:C=ρ·ω·1000/M

    若题目中出现了溶解度S,则可用代入上两个公式,得:C={1000·ρ·(S/100+S)}/M

    [式中S—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以g为单位;100—指100g水]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由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不变得 C1V1=C2V2

    (C1、C2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4、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时 C1V1+C2V2=C3 (V1+V2)。

    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时 C1V1+C2V2=C3 V3

    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高中)

    m浓W浓=m稀W稀(初中)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

    C=ρ·ω·1000/M

    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

    ρ:密度,(单位g/mL)

    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c=n/V

    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

    m(溶液质量)=ρ· V

    溶液的溶质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

    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

    c= n/V

    =(ω·ρ· V /M) / V

    =ω·ρ· V /M V

    =ω·ρ/M

    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

基本含义

  • 物质在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中所含的物质量的多少。

详细解释

  •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一定体积或质量范围内,物质所占的比例或含量。它是物质在溶液、气体或固体中的浓度程度的衡量指标。

使用场景

  • 物质的量浓度常常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在化学实验中,测量物质的量浓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用来测量血液中的某种物质的浓度,以便诊断疾病或监测治疗效果。

故事起源

  • 暂无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由名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2. 这种药物的剂量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血液中药物的物质的量浓度来确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物质的量浓度”与化学实验或医学诊断等相关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化学实验室或医院中,使用仪器测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情景,以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知识,可以学习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和课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实验室里学到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 初中生:老师说,要测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用到专门的仪器。3. 高中生:在化学实验中,我们要根据物质的量浓度来计算反应的速率。4. 大学生:我正在研究如何提高药物在血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提高治疗效果。

拆字解意

物质的量浓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