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鲈豸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鲈豸

拼音lú zhì

注音ㄌㄨˊ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鲈鱼。 清 曹寅 《江口网鱼夜归》诗:“鱸豸也随时令美,网罛须趁夜潮收。”

基本含义

  • 指人心不正,品行不端正。

详细解释

  • 鲈豸是一种鱼类,因其品行不端正而被用来形容人心不正。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的品德败坏,不值得信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品德不正直、不诚实、不可信任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

  • 鲈豸的故事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年》。昭公是鲁国的一位国君,他在位期间,国内出现了一些不正派的人,他们欺骗百姓,伪造法律,使国家陷入混乱。昭公非常愤怒,于是就用鲈豸这个成语来形容这些不正派的人。

成语结构

  • 主体词:“鲈豸”

例句

  • 1. 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是鲈豸,不值得信任。2. 那个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真是个鲈豸。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鲈豸这个成语与鱼类的名字联系起来,因为鲈豸是一种鱼类。可以将这个成语和不正直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正直和诚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说谎,真是个鲈豸。2. 初中生:那个同学偷了别人的作业,真是个鲈豸。3. 高中生: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完全是一群鲈豸。

拆字解意

鲈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