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民
拼音mò mín
注音ㄇㄛˋ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汉书·食货志下》:“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 颜师古 注:“末,谓工商之业也。”
基本含义
- 指末世之民,指的是世道混乱、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中的人们。
详细解释
- 末民是由“末世”和“民”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末世指的是世界末日、末代,而民指的是人民、百姓。因此,末民指的是处于世道混乱、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中的人们。
使用场景
- 末民一词多用于形容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强调社会的不正常状态和人们的堕落。可以用来描述某个时代或某个群体的道德水平低下、行为不端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末民这个成语源于《荀子·劝学》:“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中的“拂乱其所为”意指扰乱人们的行为,将人们推向道德沦丧的境地。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时代的末民只追求利益,不注重道德伦理。2. 在这个末民的时代,真诚和善良变得稀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末民”与“末世之民”联想在一起,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社会风气相关的成语,如“末路”、“末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成为末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 初中生:在这个末民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良知和原则。3. 高中生:这个小说描绘了一个末民时代,人们在利益面前失去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