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
拼音zhào shí
注音ㄓㄠˋ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 北朝 时 石勒 建立的 赵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赵石 建武 七年,遣北中郎将始筑小城。”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坚固、不可动摇。
详细解释
- 赵石是由赵国的一块石头引发的成语。相传,赵国有一块特别坚固的石头,无论如何敲打都无法破碎。后来,这块石头成为了赵国的象征,也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坚固不动摇。
使用场景
- 赵石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干扰的特点。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的信任和依赖,或者形容某个观点、决策等的坚定和不可动摇。
故事起源
- 赵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据说,赵国的国王赵武灵王曾经在一次狩猎中发现了这块特别坚固的石头,并将其带回了赵国。这块石头成为了赵国的象征,并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坚固不动摇。
成语结构
- 赵石是由“赵”和“石”两个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是个赵石般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2. 这个决策就像赵石一样坚定,不会轻易改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赵国的坚固石头形象化为一个人站在岩石上,傲然不动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固、不可动摇相关的成语,如“铁杵成针”、“坚如磐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就像赵石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2. 初中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赵石般坚强的人。3. 高中生: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像赵石一样坚定不移,不被困难打败。